巴豆的功用与作用巴豆的作用和功效:
泻下攻积,祛痰逐水。治寒积便秘,水肿胀满,咳嗽气逆喘息。
1.巴豆性温味辛有大毒。有峻猛、燥烈、热辣之特性。
2.巴豆主治寒积便秘,水肿腹胀及一切冷结壅滞之病证。
3.《本草纲目》:
"主心腹胀满痛不可忍,冷气上冲胸膈;又主伤寒时疫发汗后虚渴烦躁饮水不止者用之"。
4.《日华子本草》:
"治风痰喘急"。
5.《开宝》曰:
"去恶疮肿"; 《别录》曰:
"疗喉痹暴 ⁇ ", 《药性论》云:
"破症坚积聚"; 《医学启源》:
"除胃中实邪而止呕吐腹痛";
6.《滇南本草图说》;"治一切痈肿恶毒...消散痈肿脓血甚效";
7.李杲曰 :
"能解百药毒杀诸虫";
8.王好古谓其"为峻利之物故有毒"。
9.张元素谓其:
"大苦大热有毒","走而不守","入肺脾肾三经","专泻脏腑沉寒 ⁇ 冷之疾"。
10.朱震亨谓其:
"善通经络关节之间气血凝滞",
11.徐灵胎认为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,"以人乳拌服则缓而愈也",
12.李时珍称其为"奇药"、"神丹"、"鬼食粮",并赞之为:
"金浆银酒不相饶"(指服用后不醉)。
13.现代研究表明:
巴豆油对实验动物有兴奋作用;对小鼠肉瘤180抑制率为70%。
14.中医认为本品辛热有毒 , 有峻厉 、 温燥 之特点 。 能 攻下冷积 、 寒湿 、 停痰宿饮等阴寒凝结的病证 , 故可用于治疗多种病症 。 如用 治风寒表实证 , 常配伍麻黄、桂枝 ; 用 治阳虚水肿或阴虚内热型水肿 , 常配伍附子、干姜 ; 用治咳喘多因外感风寒引起者 , 常配以紫苏叶等疏风散邪药物 ; 若用 于咽喉疼痛等症 时 可配射干、牛蒡子等清热解毒药物同用 。 此外还可用于治疗疥癣顽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