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药网 - 分享中医药健康养生食疗百科知识大全

中药竹苓的作用与功效

时间:2022-07-11 01:00:00编辑:岩药网来源:本站当前位置:首页>>中药知识

竹苓,中药名。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(phyllostachysnigra)的新鲜茎皮或根茎。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
"主热气烦满,止渴,利小便水道"。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;用于发热烦躁、口渴多饮等病症的治疗。味甘、微寒;入心、肺二经;质轻升浮,善清上焦之热。功擅清热除烦而解暑湿邪毒,尤长于渗湿利尿而治湿热黄疸证。【功效】清热利水:
用于温热病高热不退的烦躁不安和湿热内蕴所致的尿少水肿等症;外感风温初起兼有表证者宜用本品配银花、连翘等同用。【主治】

1. 热盛伤津型急性肾炎:
竹苓15g~30g煎汤代茶服。

2. 急性黄疸型肝炎:
鲜竹叶50g~100g煮食。

3. 尿路感染属下焦湿热者:
鲜竹叶60g~120g煮汤代茶频服。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10-15克为宜。【使用注意】《得配本草》:
"中虚有寒痰冷癖者忌用",孕妇慎服。【摘录】《中国药典》(2010年版) 性味归经 甘淡性凉 归心胃膀胱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退黄清热解毒 主治病症 (1)风湿痹痛(2)疮疡肿毒(3)水火烫伤(4)湿疹(5)小儿惊痫(6)高血压病(7)糖尿病(8)肾炎肾病(9)泌尿系统结石(10)胆道蛔虫(11)胆囊炎(12)胆石症(13)急慢性胃肠炎(14)痢疾(15)【附方1】【附方2】【附方3】 治小儿夏季热 用新鲜白茅根适量捣碎绞汁加糖少许调匀喂哺婴儿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【临床应用】:
治疗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均有效.

中药知识本月排行

广告位

中药知识精选

广告位